2)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响箭_大明161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信,所以哪怕是在天启五年可怕的大屠杀里也是一样活了下来。

  这样的汉人包衣和汉军在天聪元年时应该还有五六千人,后来这些人与后来投降的明军加上被征服的汉人一起成了汉军八旗,这些能征善战又早早降顺的汉军比起三顺王的东江兵和吴三桂的关宁兵更受清廷的信任,到了顺治成年时,清廷已经从汉军八旗里选择后妃了,比如康熙皇帝,其母就是汉军旗人。

  在进击的同时,曹振彦命人射出响箭,这是规定的报警程序,听到响箭之后,周围数里的女真人都会动作起来,集结起来准备迎敌,然后层层上报,直到视明军的规模而决定出动不同人数的兵马。

  从前夜开始就有十三山上的兵马下山骚扰,曹振彦知道眼前这一次的军事行动估计会演化为一场决定性的战事。

  他对战事的未来不报任何希望,现在这广宁东部的三千多人几乎全部是由旗丁和汉人包衣加蒙古归附骑兵构成,蒙古人的战斗力不要做任何指望,他们不象汉人被奴化和驯服的很严重,加上汉人旗鼓包衣原本也就是汉军,其实力原本就在蒙古人之上。这些蒙古自带战马来投附,被编入蒙古左右翼或各旗下效力,后来也是蒙古八旗的兵力来源,不过和外藩蒙古一样,这些蒙古人从来靠不住,根本不能当正经兵马来使用,也就是传信,哨探,骑兵出击时壮壮声势,在抢掠的时候打下手活,论起做战和攻坚能力,他们连汉军也不如。

  旗丁来说也是有相当的战斗力,不少旗丁也有绵甲和锁甲,但旗丁有很多没有战马,而且不是少年就是老年,壮年的旗丁一般要么是残疾要么武艺太低劣,不然的话也早就成为步甲或马甲了。

  战兵稀少,白甲只有几十人,如果真的是前后夹击,这场战事毫无胜利的指望。

  只是和曹振彦一样,驻守这里的总兵官巴都里根本不敢下令撤军,不战而撤,就算全师而归也必受严惩,这是后金军律里的铁一般的军纪,任何人不得违反。

  不战而退损伤大金军威的,必被斩首。

  主帅不退而部属败逃的,皆斩。

  主帅战死而部属逃生的,皆斩。

  响箭过后,果然就听到了号角声,一个个小型的营地里和废弃的村落里开始有后金兵从屋中狂奔而出,不少人直接是披甲而卧,听到号角声后立刻飞奔而出,武器和弓箭就放在手侧,顷刻可得,战马则拴系一处,已经有类似辅兵的旗丁把战兵们的战马牵引而出……谁都知道这两天的骚扰不是寻常事,如果再有明军来袭,可能是一场生死大战,此时就算是这些身经百战的甲兵也面色凝重而紧张,那些未经历多少战阵的少年旗丁则是一脸的振奋,而身体衰弱的近老年的旗丁就有些惶恐和畏怯了。

  女真人也害怕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