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千六百一十八章 人头_大明161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碍。然而知道是和记医生来救治自己,不免惭愧,兼复惶恐,当晚就封诊金二十两,礼送医者回到和记医馆。

  这事传扬甚广,加上杀王七之事诡秘难言,阳和城中一片混乱,已经是达成了杨秋所要的“内乱”的标准。

  赵立德至此方起程赶路,在此之前已经有军情司的情报人员先行,先是去替赵立德打前站,所以他的行程不算太过紧张,出得阳和卫城之后他还听了半天的消息,听到王汝槐尴尬事后,不觉莞尔一笑。

  因为一直在十三山和宽甸一带,已经是与和记中人朝夕相处,赵立德身上旧有的大明官僚和世家子的气息已经很淡,对王汝槐的遭遇,他毫无同情之意。

  赵立德换了一身行路人的穿戴,人已经似家居享乐太久而静极思动的士大夫。

  有两个小厮,两个长随伴当,几头骡驴和一匹好马,加上一柄手杖,这是晚明士大夫出游的标配。

  晚明民间富裕,特别是南方奢侈之风渐浓,士大夫好古董,器玩,书法,绘画,好种种享乐,也有人喜欢著书立说,想要名传百世。

  而出门游历,著书图画者也不在少数。

  著名的徐霞客就是此时的人,他也是士大夫中的一员,徐霞客游万里路,走遍大江南北可是没有后人想的那么辛苦,他是士人,不需路引,不惧税卡,不怕盘查,无须畏惧乱兵和城中喇唬,走到一地都会有士绅接待,甚至官府也会招待这样的士绅中的雅士名人,甚至派出兵丁护卫,动用驿站招待也不在话下。若是普通人,想在晚明这样的物质条件和治安情形下游历万里,那岂不是说笑。

  北方士人有闲情逸致的要少些,但也并非没有,到崇祯年间北方残败,那就想见也不可得了。

  在城门口小息片刻,喝了一杯茶,赵立德与随员骑马赶路,官道易行,阳和处于杀胡堡到新平堡的中间地带,这是一条战备大道,专门用来调集兵马支援诸堡所用,与张家口至京师的道路,和京师至通州,三屯营,永平府乃至山海关的道路情形类似,保养不错,相当易行。

  冬季时行人稀少,众人皆骑马赶路,出了阳和城郊范围就开始赶路,三日之后过杀胡堡,进入榆林镇的范围。

  虽然相隔只是几天的路程,沿途景致就大不相同。

  榆林城仍然为黄沙所掩,半个城池几若陷在沙土堆中,赵立德嗟叹一番,并没有进城,只是继续赶路。

  从榆林南下几十里过黄河,一路风景与晋北迥然不同,晋北此时也有不少荒山,然而草皮灌木什么的犹存,只是缺乏大木头。这在当时的北方相当常见,很多人自以为是,以为古代的自然环境定然很好,其实大大不然。在没有大规模用煤炭之前,人们在冬季只能伐木取暖,同时要砍伐树木建筑房屋和各种用具,包括开采铁矿石炼铁,都需木材。山西煤储极多,后来百姓取暖渐用炭火,但各处山脉几乎也已经砍伐一空了。

  而陕北情形尤其严重。其开发极早,人烟稠密,不要说树木被砍伐一空,就是植补也不得保存。

  赵立德京师人,后长期驻广宁,又常至草原,宽甸,所去之地都是人烟稀疏,自然环境保护的相当好的地方。

  及至陕北,放眼看去都是一片土黄色,绿意稀疏,几乎整日不得见。

  而农田以坡田为主,地势高矮不等,以山谷为主的地形,隔着条沟可以说话,但如果要到对面,最少都要攀爬行走半日光景,农民耕作殊为不易。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