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四十三章 提点_大明161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息奉送,当然也不是白送的,作为传旨太监,他拿到了张瀚给的四百两的大红包,作为贿赂水平来说,已经超出了吴慕原本的期待值……虽然知道传旨的对象是一个大富商,不过一出手四百两的水平还是叫吴慕格外的欣喜。

  就算在物价开始上扬的天启时期,四百两银子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在京师这样的地方也够买个小规模的四合院了。

  “这一次不是叫礼部或山西行都司的官员来传旨,这也是皇爷自己的意思。”

  吴慕的声音很轻,带有一点太监特有的阴柔,这个太监刚刚自报家门时已经说出他是一个西南夷,在大明的太监中最多时有三成左右是来自西南方向生熟苗族,在二百多年的历史中,西南夷时降时叛,大明官兵经常会大规模的进剿,在剿平和杀戮那些桀骜不驯的生苗的同时,大规模的阉割幼、童送入皇宫也是一道正常的手续,毕竟在王朝太平时,除了最贫苦的家庭不会把孩子阉掉送入宫中,在战争中做一些补充也是必要的事。

  吴奉御就是一次小规模战争的牺牲品,六岁的他被阉割后送入皇宫,然后经历了近四十年的宦官生涯,说来也是奇怪,在大明的宦官中有一个明显的定律,那些成年后被阉割送进宫里的多半会引发心理变态,有一些为非作歹恶名流传后世的太监多半是成年入宫,比如有名的王振,现在刚崭露头角的魏公公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而自幼阉割入宫的多半循良谨慎,比如眼前这位吴奉御就是其中一位。

  “皇上天恩如海,下臣不胜惶恐。”张瀚的措词不是很适合,不过也符合他从商人转为武职官的身份。

  吴奉御微笑着道:“张指挥,恕咱家说句大话,在宫里看官员,张大人这三品指挥这般的恐怕很难叫人记的住……京卫有二十六卫,掌印的指挥和不掌印的就有好几百个,加上京营禁军,御马监营兵,三品以上的武官有数千人之多,还有公侯之家恩荫,京营武官承袭世职的子弟,皇爷想记全,这怎么可能?纵是文官,没有名气的五品以下的,皇爷也是记不得那么许多的。”

  张瀚微微颔首,这吴慕说的其实是一种皇宫里才看的到的规则。

  很多人觉得州县一级确实是小官,到了府,道,布政按察使一级就是大员,应该被朝廷所知了,但其实皇帝要记住的人太多,包括宫里的太监就有好几万人,就算在御前有身份的也有好几百人,二十四监司的太监级别的就有好几十人,再算上勋贵,京营武官,京卫武官,文官大佬等等,皇帝能记得多少?

  “不知道公公能不能提点一二?”张瀚笑道:“老实说我为什么能被皇上记得,自己还真是一头雾水呢。”

  “张大人纵是不说,我也要说的。”吴慕道:“皇爷对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